华信信托会是下一个四川信托吗?又或者是下一个安信信托吗?近日,根据《中国经营报》报道,华信信托及其全资子公司分别作为出质人,向中国信托业保障基金有限责任公司(以下简称“信保基金”)质押了一笔股权,质押股权数额合计超过6亿股,融资金额尚未知晓。这条报道让人想起了去年安信信托与信保基金签订的《最高额质押合同》,约定安信信托以持有的大童保险35%股权提供最高额质押担保,以换取14.9亿元资金。如今,华信信托也来了这种操作,不禁令人浮想翩翩。
除了四川信托之外,华信信托的资金池业务在今年4月前后也被叫停。其最后一次成立具有资金池性质信托产品时间为今年3月31日。根据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,目前华信资金池业务的资金缺口可能达40亿元,和川信超200亿的缺口相比,虽然是小巫见大巫,但目前只是推测,真实的情况不得而知。
华信的疑似资金池产品有“华冠”、“华悦”、“祥和”、华信·安泰理财、华信·骏盈理财、华信·骏丰理财、华信·悦信理财、华信·惠盈理财等系列,这些系列都具备资金池产品的特征,且资金投向不明确。
华信的资金池业务有多大呢?根据华信信托官网信息,2017年1月10日,华信信托成立“华冠1号”集合资金信托计划,目前该系列已成立到“华冠368号”。2018年4月之前,华信信托会在成立公告里公布信托成立规模。其中,2018年1月~4月中旬期间,共有37只“华冠”信托计划成立,规模合计约为35.18亿元,即平均每只信托的成立规模为9771万元。如果按照这个平均成立规模计算的话,368只华冠系列产品,累计融资规模超过350亿元,而这单单是华冠系列,加上其他类似产品,华信的资金池业务可能超过500亿元,考虑到资金池业务的本质是“借新还旧”,加上今年疫情的影响,40亿元的资金缺口或许只是冰山一角。
在资金池业务如火如荼展开的时候,华信信托的关联方先后多次质押了华信的股份。其中,上海银鸿国际贸易有限公司通过54条路径累计间接持有华信信托的14.62%股权,已经累计质押了14笔;累计持股比例为10.68%的西藏海涵实业累计质押了10笔股权;拥有3.44%股权的大连葆锐实业2018年向华信信托质押了两笔股权。华信信托关联方如此多的股权质押,给人无限遐想。
在四川信托资金池业务出现兑付困难时,川信给出的解决方案中的一条就是引进战略投资者。而华信信托也已经开始了这项工作,真是有着“异曲同工之妙”。华信引进战投的原因是什么,来让我们看看这家信托公司的利润情况吧。
根据公开信息显示,华信信托在2015年的利润达到了19.7亿元的高峰,之后净利润逐年走低,2016年至2018年分别为16.06亿元、10亿元和8.07亿元,2019年更是出现了亏损,为-1.52亿元,成为了2019年行业为数不多的负利润信托公司。据银行间市场披露的2020年上半年信托公司财务数据(未经审计),华信信托实现营收-4.17亿元,净利亏损5.55亿元。亏损持续扩大,公司现金流情况进一步恶化,引进战投是迫不得已。
华信会是下一个四川信托或者安信信托吗?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,这会下结论为时过早。不过,从华信信托庞大的资金池业务规模、向信保基金质押6亿股权、利润连续下滑这三件事情来看,华信和川信、安信实在是像,但好在华信信托已经启动了战略投资者的引进工作,资金池产品还没有发生大面积暴雷的情况,我们希望它没事。